肉羊育肥要想穩操勝券,必須掌握"七要素",采取"六措施"。
肉羊育肥的"七要素":
備足草料飼草飼料是肉羊育肥的物質基礎。育肥肉羊必須料草先行,可通過四個途徑解決:
一是充分收集當地生產的花生秧、紅薯秧、豆角皮、槐樹葉、楊樹葉等營養較高的秧蔓和樹葉。
二是進行青貯和微貯。若是麥秸和干玉米秸稈可進行微貯,秋季玉米收獲后要及時把青秸稈切短進行青貯。
三是利用糟、渣類副產品,如酒糟、豆腐渣、粉渣等。
四是種植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麥、籽粒莧、菊苣等各種優質牧草。
選好品種山羊要選波爾山羊與莎能奶山羊、南江黃羊、當地山羊的雜交后代;綿羊要選夏洛來、無角陶賽特、薩福克、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等與小尾寒羊或當地綿羊的雜交后代。
建立檔案一是建立飼養管理檔案。將羊群按大、小、強、弱分組編號分群飼養,做好每個階段羊的體重、體長的測量記錄,以便根據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日糧配比。二是建立疫病防治檔案。根據當地羊病的流行特點,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有計劃地對羊群進行藥物預防和免疫接種,防止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
改進飼養方式要改單一的用青飼料飼喂為干粗飼料和精飼料混合飼喂,改放牧散養為集中圈養。
心勤手勤經常對羊群用心觀察,發現病羊及時診治。對羊舍勤清掃,對工作服、用具、醫療器械等勤消毒。
做好"四防"即防暑、防寒、防潮、防缺水。
環境潔凈做到圈舍凈、用具凈、飼料凈、飲水凈、空氣凈、羊體凈。
肉羊育肥的"六措施":
及時去勢用于育肥的羔羊,應在1~3周齡去勢。去勢后可使羊性情溫順,便于管理,易于育肥,并能提高羊肉的品質,減少膻味。可采用去勢鉗去勢、結扎、注射去勢液等方法去勢。
早期斷奶羔羊斷奶一般是在出生后90~120天,育肥羔羊應在60天左右就斷奶,這樣可使羔羊較早利用草料,促其早日生長發育。
定期驅蟲供育肥的羔羊在斷奶后和入秋時分別驅蟲一次。常用藥物有丙硫咪唑、伊維菌素等。
舍飼精細飼喂變粗放的放牧飼養為精細的舍飼育肥,粗飼料、精飼料要合理搭配。
飼喂添加劑適宜肉羊育肥的添加劑有:①羊育肥復合飼料添加劑,每袋500克,可供3只羊喂60天。②莫能菌素鈉(瘤胃素),每公斤日糧添加25~30毫克,要混合均勻,用量由少到多。③磷酸脲(牛羊樂),15公斤重的羊每日每只添加10克磷酸脲。④桿菌肽鋅,羔羊用量為每公斤混合料中添加10~20毫克(42萬~84萬單位)。
適時出售一般在肉羊6~8月齡、體重達30~40公斤時出售屠宰。